人有一点和其他动物没差:是自私的。诸如我写下一篇东西,看起来是免费“分享经验”、“学习交流”,实际上可能只是我有些话想找人说,却不想打扰别人,最后就把这些想法变成了互联网上的十几个千字节数据,自私的是满足自己的一点表达欲、一点存在感、一种说出来的痛快。

突然发现了这一点,再加上发现大家都很忙,并不是多么关心鸡毛蒜皮的事情,自己也突然变忙了,我就好久没写博客了。然而心里总是有话想说的嘛,所以下面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写啥。

这么说来,又想起人的另一个弱点:归属感。多少出国学习工作的人们为啥到最后选择回国,并不是因为“我国复兴了”,大多是因为这个逃不掉的归属感。我也说不准这个归属感是个好东西还是个坏东西,这只是个逃不开的心理事实和个人选择。

清明放假,一咬牙就冒着项目跳票和节后疯狂补作业的风险,去了十多年没去过的杭州。听着杭港地铁里陈如茵女士的英音报站,吸着鲜草味道的暂时没啥污染的空气,就觉得很亲切。第二天行程是跟着去拜访和扫墓。扫墓之前,先是拜访,打开房门,一种八九十年代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小小的房间里搁着两辆漆黑的自行车,真的有些迷人。归属感,可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也不知道为啥,4 月份大家就要忙着毕业了,填表拍照找出路。可我明明还没呆够呢,甚至都没反应过来春天到了、花开莺飞人外出的事实,怕是这剩下的三个月是忙得不行的三个月了。我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事情是归属感三个字能解释的,但我知道三个月过了,这一切就都结束了。所以,能多接触一些,是一些吧。

4 月 1 号,是一个充满着诡异气氛的愚人周末。还记得前两年为了这一天,还早早地准备愚人节特稿,今年却只能把它当作是一个普通的搬砖的日子了。嗯,这就是大四,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的平时可以当周末过,周末基本当平时过。

晚上,硕大的良乡校区音乐厅坐了网协二十几个人在开会。坐在后面几排听着台上 Jack 大佬讲事情,我一时有那么点晕。仔细一想,还真是三个月了。大三的时候还想过说大学连个学生组织都没进去过,谁知道最后三个月竟是这个样子的了。既然说没法跟另一个人凑在一起,那多看看不同的人,可能还行吧。这么说,还是要感谢有大佬带。至少“跟着大佬有饭吃”。

仔细一想,自己还是很幸福的。已经在实验室半年的焕玉大佬说事情是做不完的,等我做起毕设,发现似乎真的是这个样子。不过能跟有趣的人在一起,每天都有事情做,也算是成就达成一部分了。人还是不能贪得太多的,这剩下三个月,大目标或许没有,小目标却有很多。

这个地方搬砖不错,只是没有校园网

至于一走进七月,当我的绿校园卡失效的时候,该何去何从?那是前程,就到时再说吧,现在还忙着呢。反正这几个月的经验告诉我,在堆满东西的宿舍桌子上、在高精尖宜家风格的吧台上、在没有太阳冷得不行的实验室桌前、在人烟稀少的阶梯教室里、还是在新一高层城景房的膝盖上,到哪都能搬砖,去哪都是一样,是好是坏,随意吧。写到这突然想起挂在高中教室走廊的一段话,是北大大佬留下来的,仔细一琢磨太装 13 就不写在这了。一查才发现那句话有点佛性,属于高端人士,我嘛,凑巧罢了。

在这默默地给各位祝好。复兴号到站了,该搬砖去了,大家就假装我消失在人群里了吧。

“本科走进最后三个月,后知后觉的一点牢骚”的5个回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