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追悼会

心情低沉的时候,我曾经想过如果自己死在异国他乡,其他人会怎么看待、怎么处理。处世不深的人很难有这种概念,尤其如果一生短暂到没有工作可谈,那有什么闪光点呢。

无意之中发现了这两场中国学生在美国的追悼会,各是不幸。虽然他们都引起了一些媒体关注,但说到底还是普通人,他们过早结束的一生,别人会如何总结呢。

吕令子

吕同学就读于波士顿大学统计学硕士项目,在 2013 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成为不幸丧生的 3 人之一。

信息披露后,各媒体以及学校校报都发布了采访文章。除了常规的同学、室友采访(部分她的生前照片也由此而来),媒体们还摘录了吕同学的社交媒体的动态,尝试还原一个留学生来到异国的历程。读完后我也去看了吕同学的新浪微博,一些生活细节的描述真的很让人感同身受。在校报评论中也有人说,靠社交媒体猜别人的生活并不是很尊重她人,但或许这就是现代日记本的必然结果吧。

随后学校在吕同学的家人赶到美国后,举办了追悼会,学校进行了全程录像。大概是这么个流程(当然只是粗略的总结,请以原视频为准):

  • 教堂座堂牧师开场
  • 校园事工 (campus minister) 讲圣经
  • 学生演唱经文歌 Pie Jesu
  • 校内中国学联代表致悼词
  • 领馆副总领事致悼词,谴责恐怖分子,感谢各界人士
  • 吕同学的同学致悼词,生前往事之记笔记、弹钢琴、玩游戏、参加数据比赛,「谢谢你曾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美好和快乐」
  • 吕同学的室友致悼词,生前往事之在 QQ 上认识、相似的个性、忙碌的生活、旅游的照片
  • 吕同学的钢琴老师奏曲
  • 吕同学的系主任、导师致悼词,生前往事之录取背景、学业成绩、研究与独特的选课
  • 学生演奏 the Sarabande from Bach Cello Suite No. 1
  • 校长致悼词,"We are grateful to have had the privilege of having her as a Boston University student"
  • 吕同学的家人接受礼物仪式,中国学联代表赠送全校留言,吕同学生前的数据分析参赛团队赠送参赛项目海报
  • 吕同学的表哥致悼词,生前往事之饮食、学习、爱狗
  • 吕同学的表妹奏曲 Saint-Saens: The Swan —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 吕同学的父亲致悼词 (eulogy),回顾一生与个性,引用《沈阳晚报》刊出的悼诗

事后,校方建立了 Lu Lingzi Scholarship,她的家人也在美国建立了 Lingzi Foundation "to preserve and perpetuate Lingzi's life example".

郑少雄

郑同学为芝加哥大学统计系硕士毕业,2021 年在学校附近街区遭枪击杀害。

信息披露后,各媒体以及学校校报同样发布了采访文章。校报文章采访了老师、朋友、同学。而当地媒体从 LinkedIn 摘录了他的教育背景。

随后学校在郑同学的家人赶到美国后,举办了追悼会,学校进行了全程录像。大概是这么个流程(当然还是粗略的总结,请以原视频为准):

  • 直播前过场滚动播放郑同学的生前照片
  • 教堂座堂牧师开场
  • 校长致悼词,"It was an honor to welcome Dennis into our community, into our family, and we are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have known him. Dennis will always be remembered as a wonderful, talented, and caring person who touched so many people's lives and helped make them better."
  • 领馆副总领事致悼词,中间一段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居住地的治安状况」
  • 教务长致悼词,「我们将致力于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校园社区的所有成员的安平,并将尽我们之所能,防止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 系主任致悼词,生前往事之学习往事、研究兴趣、帮助他人
  • 郑同学任课程助教的老师致悼词,生前往事之学生评价
  • 郑同学的母亲致悼词,真的很伤心,「严惩凶手」
  • 全体默哀
  • 教堂座堂牧师结尾

事后,校方迅速采取措施加强校园治安,还对全校进行了有关措施介绍的线上会议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