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竖排阅读初印象

前几天在电脑上刷推特的时候好奇点进了一个链接,没想到是自己第一次进行了短暂的电子竖排阅读。想记录一下当时的反应,也算是一个反省。

这是我当时点开的链接:tategaki.de/教材还是文字书-06-30

如果看官也想感受一下的话,建议不要先阅读下面的剧透,可以自己先去上面的网页看看。

因为习惯了横排阅读,眼睛会很自然地停留在屏幕左侧,我的 16:9 屏幕上这块区域恰好是空白。这时眼睛扫到右侧尝试找到文本开始的位置(我去年做过 RTL 的项目,所以单单这点对我来说不是事儿),又因为阅读方向变换的问题,很难通过直觉找到「第一段」的位置。瞬时感觉很难受,就感觉眼前的文字一片晃。后面我仔细看了看这个网页的字距,其实也是够的,大概纯粹地就是不习惯吧。

说到头来,排版还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有时是一种审美输出,有时却只是要去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我大概一年前就已经知道竖排网页的标准已经被浏览器实现了,但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无意去接触的时候还是一种别扭。竖排的别扭类似于繁体,很容易被理解为「我没文化,所以读不下去」,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个事实。多多学习适应之余,我还是更倾向于跟现实的妥协平衡。

如果说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一下这个难受感的话,可能多给一点段间距,去帮助读者感觉到文字块的方向,而不单纯依靠仔细阅读的语感,会好些。上面这个网页的标题就很好读,正文粗粗瞄过去,我现在感觉还是一片黑。

接着我就打开了开发者工具,当时还是有点不相信这是真实的、野生的 writing-mode: vertical-rl。我把这个属性删掉了之后,页面倒是直接变成了横排,但引用块的几条边线坏掉了。也能理解,border 这个 CSS 属性毕竟不基于文本方向(而基于盒模型)、没有这个原生的属性支持也正常(9 月份的后记:现在有 border-block-start 这种属性了)。

写这篇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个网页居然还用了原生的 text-align: justify,效果感觉还是不错。

其实这阵子有想过拿竖排样式做点混合排版的设计,看我手头想做的事情的排期来说可能是遥遥无期了。甚至我连这个博客的排版,都是凑合能用的状态,呃。

(看起来多写一点这类短文章,才是 weblog 当初的样子呢。天天刷社交媒体多没意思。)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