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钟制作

What World Clock?
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三个海缆系统5段海缆连接了欧洲、亚太地区,维护工作需要与世界各地的海缆站联系,各海缆站当地时间影响着联系的效率,需要快速了解大致的时间。
一个有UTC、北京时间等的世界钟成为需要,目前机房使用的世界时钟包括了四个当地时间,满足了日常维护工作的需要。
Why changing must be taken place
走时不准。
每个时钟之间无法同步,各个时钟独立走时,时间参差不齐。
调整繁琐。需要分别调整每个时钟;每个时钟采用相同的遥控指令,导致容易对一个钟的调整同时影响其他时钟,需要屏蔽红外信号对其他钟的影响。
以上因素,影响了时钟发挥作用

原来的钟,最右面已经被替换了。可以发现左面三个时间分钟不一致,且星期与日期没有同步修改。
这是原来一个钟的内部控制单元,一共有四个一模一样的控制单元。可以看到每个单元由一块控制板和四块显示板组成,每块板制作工艺精良,即使经过了15年,依然崭新。


how
采用一个RTC,作为基准时间。
每个时钟取基准时间加时区,生成当地时间并显示。
考虑节能,白天高亮,晚上降低亮度。
仍然用红外设置,分别设置UTC时间、各钟时区、亮度。
Done
采用Arduino UNO作为主控,用现成的RTC、IRremote作为时钟源和输入方式,用TM1640B制作LED数码管驱动板管理一个时钟显示共4片。
RTC、Irremote、 TM1640B采用现成的库改装,设置采用menu库改造,开发Timer作为控制定时。

该方案的优点是,走时完全依靠RTC,RTC的精度较高,据资料介绍每年2s的误差。


在1个月的时间内,断续利用午间时间完成,6月底完成开发工作。安装用了一周时间。

安装完成的钟,可以发现,第一个钟的日期出现显示断线,问题在于LED引线与插头接触不良,后期通过加粗LED引线解决。
中间是原来的电源模块,其右边是控制单元,由上面的RTC模块、中间的ARDUINO模块,下面的IR接收模块组成。每个钟的中间是显示驱动模块。

安装时碰到的困难是:

1、各电路板、LED如何固定。原来的钟采用螺丝固定在边框上,需要前期的准备和投入。为简化,采用热融胶固定LED数码管和各模块。从原来的安装里也发现有热融胶的迹象,经过15年其粘结仍然十分可靠。

2、LED数码管与驱动板的连接。采用简化方法,LED数码管没有安装在电路板上,采用热融胶固定,需要用线连接到驱动板,每个钟有9X8+2=74条线,需要有稳定的连接。采购连接线时发现LED引线只有0.6mm,而插座是0.7mm的,导致接触不良,用使引线变形增加接触面、热融胶固定的办法无法彻底解决长期稳定接触,面板上。最后采用把LED引脚上锡增加直径,解决问题。

照片整理思考-LightRoom实践

1、照片整理
每次照片建立文件夹,名字按时间+地点(或事项或……)命名
在lightroom中对照片内容进行整理,填写标题、题注和关键字
标题主要用于写主题之类内容
题注填写具体照片亮点
关键字主要用于建立收藏夹:
人名、家庭、
旅游、户外、个人
关键字决定照片进入收藏夹第一层目录,人工建立第二层目录
2、在lightroom中导入照片并建立收藏夹:在关键字下建立分

WEB服务器的搭建过程

先安装Java,确保在系统里有JAVA_HOME变量的定义

再安装JRE,java virtual machine

apache是web服务器,提供HTTP服务,还要安装数据库

Tomcat提供Servlet和JSP服务,是Java应用服务器。以standalone方式运行时包括web服务,但http服务性能一般,没有apache好,如果需要可以配置为Tomcat-Apache模式。
安装后Tomcat 的主目录有以下几个:
1. bin:用于存放启动和关闭tomcat的可执行文件。
2. lib:里面存放需要的jar包。
3. conf:tomcat的各种配置文件,tomcat启动时需要读取的配置文件主要有:
server.xml,web.xml,tomcat-users.xml等等。服务器的修改都要从此目录中进行。
4. logs:日志文件,如果服务器出现错误,会自动记录。
5. server:服务器的管理程序。
6. webapps:所有的可执行的web项目都会放到此目录中。
7. work:tomcat把各种由jsp生成的servlet都放在了这个文件夹下,里面包含.java文件和.class文件。
可以在浏览器里用localhost:8080测试是否tomcat在线运行
在Tomcat中部署一个web服务,有两个办法可以在系统中部署web服务。 
    1> 把WAR文件或者web应用文件夹(包括该web的所有内容)到$CATALINA_BASE/webapps目录下。 
    2> 建立web服务的XML片断文件,包括context内容,并把该文件放到$CATALINA_BASE/webapps目录下。这个web应用本身可以存储在硬盘上的任何地方。


oracle数据库的网络服务器环境配置,有三个配置文件 listener.ora、sqlnet.ora、tnsnames.ora ,都是放在$ORACLE_HOME\network\admin目录下。
1. sqlnet.ora:作用类似于linux的nsswitch.conf文件,用于确定如何查找一个连接中出现的连接字符串。如在客户端输入:sqlplus sys/oracle@orcl:

sqlnet.ora:
SQLNET.AUTHENTICATION_SERVICES= (NTS)
NAMES.DIRECTORY_PATH= (TNSNAMES,HOSTNAME)

这时服务器会先在tnsnames.ora文件中找orcl的记录;如果查不到则把orcl作为主机名,通过网络解析 ip地址,再连接这个ip上GLOBAL_DBNAME=orcl的实例。


2. Tnsnames.ora:类似于unix 的hosts文件,定义tnsname到主机名或者ip的对应关系。


PROTOCOL: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讯的协议,一般为TCP,该内容一般不用改。
HOST: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的机器名或IP地址,数据库侦听一般与数据库在同一个机器上,所以当我说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一般也是指数据库所在的机器。在UNIX或WINDOWS下,可以通过在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的命令提示符下使用hostname命令得到机器名,或通过ipconfig(for WINDOWS) or ifconfig(for UNIX)命令得到IP地址。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用机器名或IP地址,在客户端一定要用ping命令ping通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的机器名,否则需要在 hosts文件中加入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的机器名的解析。
PORT:数据库侦听正在侦听的端口,可以察看服务器端的listener.ora文件或在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的命令提示符下通过lnsrctl status [listener name]命令察看。此处Port的值一定要与数据库侦听正在侦听的端口一样。
SERVICE_NAME:在服务器端,用system用户登陆后,sqlplus> show parameter service_name命令察看。
ORCL 对应的本机,SALES对应的另外一个IP地址,里边还定义了使用主用服务器还是共享服务器模式进行连接
#你所要连接的时候输入得TNSNAME
ORCL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下面是这个TNSNAME对应的主机,端口,协议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127.0.0.1)(PORT = 1521))
)
(CONNECT_DATA =
#使用专用服务器模式去连接需要跟服务器的模式匹配,如果没有就根据服务器的模式自动调节
(SERVER = DEDICATED)
#对应service_name,SQLPLUS>;show parameter service_name; 进行查看
(SERVICE_NAME = orcl)
)
)
#下面这个类似
SALES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192.168.188.219)(PORT = 1521))
)
(CONNECT_DATA =
(SERVER = DEDICATED)
(SERVICE_NAME = sales)
)
)
注意:如果数据库服务器用MTS,客户端程序需要用database link时最好明确指明客户端用dedicated直连方式,不然会遇到很多跟分布式环境有关的ORACLE BUG。一般情况下数据库服务器用直接的连接会好一些,除非你的实时数据库连接数接近1000。
3. listener.ora------listener监听器进程的配置文件
关于listener进程就不多说了,接受远程对数据库的接入申请并转交给oracle的服务器进程。所以如果不是使用的远程的连接,listener进程就不是必需的,同样的如果关闭listener进程并不会影响已经存在的数据库连接。
Listener.ora文件的例子
#listener.ora Network Configuration File: #E:\oracle\product\10.1.0\Db_2\NETWORK\ADMIN\listener.ora
# Generated by Oracle configuration tools.
#下面定义LISTENER进程为哪个实例提供服务 这里是ORCL,并且它对应的ORACLE_HOME和GLOBAL_DBNAME 其中GLOBAL_DBNAME不是必需的除非
#使用HOSTNAME做数据库连接
SID_LIST_LISTENER =
(SID_LIST =
(SID_DESC =
(GLOBAL_DBNAME = boway)
(ORACLE_HOME = E:\oracle\product\10.1.0\Db_2)
(SID_NAME = ORCL)
)
)
#监听器的名字,一台数据库可以有不止一个监听器
#再向下面是监听器监听的协议,ip,端口等,这里使用的tcp1521端口,并且使#用的是主机名
LISTENER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boway)(PORT = 1521))
)
上面的例子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但也是最普遍的。一个listener进程为一个instance(SID)提供服务。
监听器的操作命令
$ORACLE_HOME/bin/lsnrctl start,其他诸如stop,status等。具体敲完一个lsnrctl后看帮助。
上面说到的三个文件都可以通过图形的配置工具来完成配置
$ORACLE_HOME/netca 向导形式的
$ORACLE_HOME/netmgr
本人比较习惯netmgr,
profile 配置的是sqlnet.ora也就是名称解析的方式
service name 配置的是tnsnames.ora文件
listeners配置的是listener.ora文件,即监听器进程
具体的配置可以尝试一下然后来看一下配置文件。
这样一来总体结构就有了,是
当你输入sqlplus sys/oracle@orcl的时候
1. 查询sqlnet.ora看看名称的解析方式,发现是TNSNAME
2. 则查询tnsnames.ora文件,从里边找orcl的记录,并且找到主机名,端口和service_name
3. 如果listener进程没有问题的话,建立与listener进程的连接。
4. 根据不同的服务器模式如专用服务器模式或者共享服务器模式,listener采取接下去的动作。默认是专用服务器模式,没有问题的话客户端就连接上了数据库的server process。
5. 这时候网络连接已经建立,listener进程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
#---------------
几种连接用到的命令形式
1.sqlplus / as sysdba 这是典型的操作系统认证,不需要listener进程
2.sqlplus sys/oracle 这种连接方式只能连接本机数据库,同样不需要listener进程
3.sqlplus sys/oracle@orcl 这种方式需要listener进程处于可用状态。最普遍的通过网络连接。
以上连接方式使用sys用户或者其他通过密码文件验证的用户都不需要数据库处于可用状态,操作系统认证也不需要数据库可用,普通用户因为是数据库认证,所以数据库必需处于open状态。
init.ora中的Remote_Login_Passwordfile对身份验证的影响
三个可选值:
NONE:默认值,指示Oracle系统不使用密码文件,通过操作系统进行身份验证的特权用户拥有SYSORA和SYSOPER权限
EXCLUSIVE:
1.表示只有一个数据库实例可以使用密码文件
2.允许将SYSORA和SYSOPER权限赋值给SYS以外的其它用户
SHARED:
1.表示可以有多个数据库实例可以使用密码文件
2.不允许将SYSORA和SYSOPER权限赋值给SYS以外的其它用户
所以,如果要以操作系统身份登录,Remote_Login_Passwordfile应该设置为NONE
当登录用户不是ORA_DBA组和ORA_OPER组成员时,登录数据库需要在Oracle中创建当前操作系统用户相同的用户名,如果当前用户是域用 户,则名称为:domainname\yourname,如果是本地计算机用户,则名称为:computername\yourname
创建方法:
create "domainname\yourname" identified externally;
操作系统,修改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RACLE\HOME0下面添加AUTH_PREFIX_DOMAIN,值设为FALSE,在创建Oracle用户时可以忽略 掉域名
这种方式下,init.ora中有一个参数将影响数据库如何匹配一个windows用户和Oracle用户os_authent_prefix = ""
缺省为空,Oracle8i以前,无该参数,而使用OPS$作为用户名前缀.(Oracle用户名最大长度限制为30个字符)
关于域名(主机名)解析 
/etc/hosts (UNIX)
或者windows\hosts(WIN98) winnt\system32\drivers\etc\hosts (WIN2000)
客户端需要写入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和主机名的对应关系。
127.0.0.1 localhost
192.168.0.35 oracledb oracledb
192.168.0.45 tomcat tomcat
202.84.10.193 bj_db bj_db 
有些时候我们配置好第一步后,tnsping 数据库服务器别名显示是成功的,
但是sqlplus username/password@servicename不通,jdbc thin link 也不通的时候, 
一定不要忘了在客户端做这一步,原因可能是DNS服务器里没有设置这个服务器IP地址和主机名的对应关系。
如果同时有私有IP和Internet上公有IP,私有IP写在前面,公有IP写在后面。
编辑前最好留一个备份,增加一行时也最好用复制粘贴,避免编辑hosts时空格或者tab字符错误。
UNIX下ORACLE多数据库的环境,OS客户端需要配置下面两个环境变量
ORACLE_SID=appdb;export ORACLE_SID
TWO_TASK=appdb;export TWO_TASK 
来指定默认的目标数据库 
#-------------
平时排错可能会用到的
1.lsnrctl status查看服务器端listener进程的状态
LSNRCTL>; help
The following operations are available
An asterisk (*) denotes a modifier or extended command:
start stop status
services version reload
save_config trace change_password
quit exit set*
show*
LSNRCTL>; status
:em11:
2.tnsping 查看客户端sqlnet.ora和tnsname.ora文件的配置正确与否,及对应的服务器的listener进程的状态。
C:\>tnsping orcl
TNS Ping Utility for 32-bit Windows: Version 10.1.0.2.0 - Production on 16-8月 -
2005 09:36:08
Copyright (c) 1997, 2003, Oracle. All rights reserved.
Used parameter files:
E:\oracle\product\10.1.0\Db_2\network\admin\sqlnet.ora

Used TNSNAMES adapter to resolve the alias
Attempting to contact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
(HOST = 127.0.0.1)(PORT = 1521))) (CONNECT_DATA = (SERVER = DEDICATED) (SERVICE_
NAME = orcl)))
OK (20 msec)
3.
SQL>;show sga 查看instance是否已经启动
SQL>; select open_mode from v$database; 查看数据库是打开还是mount状态。
OPEN_MODE
----------
READ WRITE
使用hostname访问数据库而不是tnsname的例子
使用tnsname访问数据库是默认的方式,但是也带来点问题,那就是客户端都是需要配置tnsnames.ora文件的。如果你的数据库服务器地址发生改变,就需要重新编辑客户端这个文件。通过hostname访问数据库就没有了这个麻烦。
需要修改
服务器端listener.ora
#监听器的配置文件listener.ora
#使用host naming则不再需要tnsname.ora文件做本地解析
# listener.ora Network Configuration File: d:\oracle\product\10.1.0\db_1\NETWORK\ADMIN\listener.ora
# Generated by Oracle configuration tools.
SID_LIST_LISTENER =
(SID_LIST =
(SID_DESC =
# (SID_NAME = PLSExtProc)
(SID_NAME = orcl)
(GLOBAL_DBNAME = boway)
(ORACLE_HOME = d:\oracle\product\10.1.0\db_1)
# (PROGRAM = extproc)
)
)
LISTENER =
(DESCRIPTION_LIST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IPC)(KEY = EXTPROC))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boway)(PORT = 1521))
)
)
客户端sqlnet.ora 如果确认不会使用TNSNAME访问的话,可以去掉TNSNAMES
# sqlnet.ora Network Configuration File: d:\oracle\product\10.1.0\db_1\NETWORK\ADMIN\sqlnet.ora
# Generated by Oracle configuration tools.
SQLNET.AUTHENTICATION_SERVICES= (NTS)
NAMES.DIRECTORY_PATH= (HOSTNAME)
Tnsnames.ora文件不需要配置,删除也无所谓。
下面就是网络和操作系统的配置问题了,怎么样能够解析我的主机名的问题了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连接
sqlplus sys/oracle@boway
这样的话,会连接boway这台服务器,并且listener来确定你所要连接的service_name
常见故障解决办法:
TNS-12154 (ORA-12154):TNS:could not resolve service name
该错误表示用于连接的网络服务名在tnsnames.ora文件中不存在,如上面的tnsnames.ora中的网络服务名只有test,假如用户在连接时用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1则就会给出TNS-12154错误。
要注意的是,有时即使在tnsnames.ora文件中有相应的网络服务名,可是用该网络服务名连接时还会出错,出现这种情况的典型配置如下(在客户端的机器上):
sqlnet.ora文件:
NAMES.DIRECTORY_PATH = (TNSNAMES, ….)
NAMES.DEFAULT_DOMAIN = server.com
tnsnames.ora文件:
test =
(DESCRIPTION=
(ADDRESS_LIST=(ADDRESS=(PROTOCOL=TCP)(HOST=testserver)(PORT=1521))
)
(CONNECT_DATA=(SERVICE_NAME=orcl.testserver.com)
)
)
sql*plus运行基本机理:
在用户输入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后,sqlplus程序会自动到sqlnet.ora文件中找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假 如该参数存在,则将该参数中的值取出,加到网络服务名的后面,即此例中你的输入由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自动变为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server.com ,然后再到tnsnames.ora文件中找test.server.com网络服务名,这当然找不到了,因为该文件中只有test网络服务名,所以报错。解决的办法就是将sqlnet.ora文件中的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注释掉即可,如#NAMES.DEFAULT_DOMAIN = server.com。假如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不存在,则sqlplus程序会直接到tnsnames.ora文件中找 test网络服务名,然后取出其中的host,port,tcp,service_name,利用这些信息将连接请求发送到正确的数据库服务器上。
另外原则上tnsnames.ora中的配置不区分大小写,但是我的确遇到区分大小写的情况,所以最好将使用的网络服务与tnsnames.ora中配置的完全一样。
ORA-12514: TNS:listener could not resolve SERVICE_NAME given in connect Descriptor.
该错误表示能在tnsnames.ora中找到网络服务名,但是在tnsnames.ora中指定的SERVICE_NAME与服务器端的 SERVICE_NAME不一致。解决的办法是修改tnsnames.ora中的SERVICE_NAME。
易混淆术语介绍:
Db_name:对一个数据库(Oracle database)的唯一标识,该数据库为Oracle database。这种表示对于单个数据库是足够的,但是随着由多个数据库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普及,这种命令数据库的方法给数据库的管理造成一定的负担,因为各个数据库的名字可能一样,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引入了Db_domain参数,这样在数据库的标识是由Db_name和 Db_domain两个参数共同决定的,避免了因为数据库重名而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这类似于互连网上的机器名的管理。我们将Db_name和 Db_domain两个参数用’.’连接起来,表示一个数据库,并将该数据库的名称称为Global_name,即它扩展了Db_name。 Db_name参数只能由字母、数字、’_’、’#’、’$’组成,而且最多8个字符。
Db_domain:定义一个数据库所在的域,该域的命名同互联网的’域’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数据库管理员为了更好的管理分布式数据库而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当然为了管理方便,可以将其等于互联网的域。
Global_name:对一个数据库(Oracle database)的唯一标识,oracle建议用此种方法命令数据库。该值是在创建数据库是决定的,缺省值为Db_name. Db_domain。在以后对参数文件中Db_name与Db_domain参数的任何修改不影响Global_name的值,如果要修改Global_name,只能用ALTER DATABASE RENAME GLOBAL_NAME TO <db_name.db_domain>命令进行修改,然后修改相应参数。
Service_name:该参数是oracle8i新引进的。在8i以前,我们用SID来表示标识数据库的一个实例,但是在Oracle的并行环境中, 一个数据库对应多个实例,这样就需要多个网络服务名,设置繁琐。为了方便并行环境中的设置,引进了Service_name参数,该参数对应一个数据库, 而不是一个实例,而且该参数有许多其它的好处。该参数的缺省值为Db_name. Db_domain,即等于Global_name。一个数据库可以对应多个Service_name,以便实现更灵活的配置。该参数与SID没有直接关 系,即不必Service name 必须与SID一样。
Net service name:网络服务名,又可以称为数据库别名(database alias)。是客户端程序访问数据库时所需要,屏蔽了客户端如何连接到服务器端的细节,实现了数据库的位置透明的特性。
如何利用配置的网络服务名连接到数据库:
用sqlplus程序通过test网络服务名进行测试,如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如果不能连接到数据库,则在tnsname.ora文件中的test网络服务名(net service)后面加上Oracle数据库的DB_Domain参数值,通过用sqlplus> show parameter db_domain命令察看。此处db_domain参数值为testserver.com,将其加到网络服务名后面,修改后的tnsname.ora中关于该网络服务名的内容为:
应该改为:
如何利用配置的网络服务名连接到数据库:
用sqlplus程序通过test网络服务名进行测试,如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如果不能连接到数据库,则在tnsname.ora文件中的test网络服务名(net service)后面加上sqlnet.ora文件中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的值,此处我的参数值为 testserver.com,将其加到网络服务名后面,修改后的tnsname.ora中关于该网络服务名的内容为:
什么情况下会引起oracle自动设置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
出现这种情况的典型环境为windows的客户端的‘我得电脑à属性à计算机名à更改à其它…à此计算机的主DNS后缀’中设置了‘primary dns suffix’,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客户端时,会在sqlnet.ora文件中自动设置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或许当把计算机加入域中安装oracle客户端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条件的话大家可以试一下。
我在设置oracle的客户端时一般手工修改tnsnames.ora文件,但是还有许多人喜欢用图形工具配置,该图形工具最终还是修改tnsnames.ora文件,但是它有时会引起其它的问题:
在用oracle的图形配置软件''net assistant''或‘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配置网络服务名时,假如已经设置了‘primary dns suffix’,但是在图形配置软件中写的网络服务名的名字中没有‘primary dns suffix’,如只是写了test,则图形配置软件会自动在后面加上‘primary dns suffix’,使之变为test.testserver.com,并存在tnsnames.ora中,而不管你的sqlnet.ora文件中是否有 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此时,用图形工具进行测试连接是通过的,但是假如此时sqlnet.ora文件中没有 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则你在使用网络服务名时应该使用在tnsnames.ora中的 test.testserver.com,而不是你在图形配置软件中键入的test。解决的办法为:
<1>可以在sqlnet.ora文件中设置NAMES.DEFAULT_DOMAIN= testserver.com,这时你可以用test或test.testserver.com连接数据库
<2>在sqlnet.ora文件中不设置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在tnsnames.ora文件中将test.testserver.com中的.testserver.com去掉,这时你可以用test连接数据库

最后要安装数据库。如ORACLE

oracle数据库的网络服务器环境配置,有三个配置文件 listener.ora、sqlnet.ora、tnsnames.ora ,都是放在$ORACLE_HOME\network\admin目录下。
1. sqlnet.ora-----作用类似于linux或者其他unix的nsswitch.conf文件,通过这个文件来决定怎么样找一个连接中出现的连接字符串。
例如我们客户端输入
sqlplus sys/oracle@orcl
假如我的sqlnet.ora是下面这个样子
SQLNET.AUTHENTICATION_SERVICES= (NTS)
NAMES.DIRECTORY_PATH= (TNSNAMES,HOSTNAME)
那么,客户端就会首先在tnsnames.ora文件中找orcl的记录.如果没有相应的记录则尝试把orcl当作一个主机名,通过网络的途径去解析它的 ip地址然后去连接这个ip上GLOBAL_DBNAME=orcl这个实例,当然我这里orcl并不是一个主机名
如果我是这个样子
NAMES.DIRECTORY_PATH= (TNSNAMES)
那么客户端就只会从tnsnames.ora查找orcl的记录,括号中还有其他选项,如LDAP等并不常用。
2. Tnsnames.ora------这个文件类似于unix 的hosts文件,提供的tnsname到主机名或者ip的对应,只有当sqlnet.ora中类似
NAMES.DIRECTORY_PATH= (TNSNAMES) 这样,也就是客户端解析连接字符串的顺序中有TNSNAMES是,才会尝试使用这个文件。
PROTOCOL: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讯的协议,一般为TCP,该内容一般不用改。
HOST: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的机器名或IP地址,数据库侦听一般与数据库在同一个机器上,所以当我说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一般也是指数据库所在的机器。在UNIX或WINDOWS下,可以通过在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的命令提示符下使用hostname命令得到机器名,或通过ipconfig(for WINDOWS) or ifconfig(for UNIX)命令得到IP地址。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用机器名或IP地址,在客户端一定要用ping命令ping通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的机器名,否则需要在 hosts文件中加入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的机器名的解析。
PORT:数据库侦听正在侦听的端口,可以察看服务器端的listener.ora文件或在数据库侦听所在的机器的命令提示符下通过lnsrctl status [listener name]命令察看。此处Port的值一定要与数据库侦听正在侦听的端口一样。
SERVICE_NAME:在服务器端,用system用户登陆后,sqlplus> show parameter service_name命令察看。
ORCL 对应的本机,SALES对应的另外一个IP地址,里边还定义了使用主用服务器还是共享服务器模式进行连接
#你所要连接的时候输入得TNSNAME
ORCL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下面是这个TNSNAME对应的主机,端口,协议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127.0.0.1)(PORT = 1521))
)
(CONNECT_DATA =
#使用专用服务器模式去连接需要跟服务器的模式匹配,如果没有就根据服务器的模式自动调节
(SERVER = DEDICATED)
#对应service_name,SQLPLUS>;show parameter service_name; 进行查看
(SERVICE_NAME = orcl)
)
)
#下面这个类似
SALES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192.168.188.219)(PORT = 1521))
)
(CONNECT_DATA =
(SERVER = DEDICATED)
(SERVICE_NAME = sales)
)
)
注意:如果数据库服务器用MTS,客户端程序需要用database link时最好明确指明客户端用dedicated直连方式,不然会遇到很多跟分布式环境有关的ORACLE BUG。一般情况下数据库服务器用直接的连接会好一些,除非你的实时数据库连接数接近1000。
3. listener.ora------listener监听器进程的配置文件
关于listener进程就不多说了,接受远程对数据库的接入申请并转交给oracle的服务器进程。所以如果不是使用的远程的连接,listener进程就不是必需的,同样的如果关闭listener进程并不会影响已经存在的数据库连接。
Listener.ora文件的例子
#listener.ora Network Configuration File: #E:\oracle\product\10.1.0\Db_2\NETWORK\ADMIN\listener.ora
# Generated by Oracle configuration tools.
#下面定义LISTENER进程为哪个实例提供服务 这里是ORCL,并且它对应的ORACLE_HOME和GLOBAL_DBNAME 其中GLOBAL_DBNAME不是必需的除非
#使用HOSTNAME做数据库连接
SID_LIST_LISTENER =
(SID_LIST =
(SID_DESC =
(GLOBAL_DBNAME = boway)
(ORACLE_HOME = E:\oracle\product\10.1.0\Db_2)
(SID_NAME = ORCL)
)
)
#监听器的名字,一台数据库可以有不止一个监听器
#再向下面是监听器监听的协议,ip,端口等,这里使用的tcp1521端口,并且使#用的是主机名
LISTENER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boway)(PORT = 1521))
)
上面的例子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但也是最普遍的。一个listener进程为一个instance(SID)提供服务。
监听器的操作命令
$ORACLE_HOME/bin/lsnrctl start,其他诸如stop,status等。具体敲完一个lsnrctl后看帮助。
上面说到的三个文件都可以通过图形的配置工具来完成配置
$ORACLE_HOME/netca 向导形式的
$ORACLE_HOME/netmgr
本人比较习惯netmgr,
profile 配置的是sqlnet.ora也就是名称解析的方式
service name 配置的是tnsnames.ora文件
listeners配置的是listener.ora文件,即监听器进程
具体的配置可以尝试一下然后来看一下配置文件。
这样一来总体结构就有了,是
当你输入sqlplus sys/oracle@orcl的时候
1. 查询sqlnet.ora看看名称的解析方式,发现是TNSNAME
2. 则查询tnsnames.ora文件,从里边找orcl的记录,并且找到主机名,端口和service_name
3. 如果listener进程没有问题的话,建立与listener进程的连接。
4. 根据不同的服务器模式如专用服务器模式或者共享服务器模式,listener采取接下去的动作。默认是专用服务器模式,没有问题的话客户端就连接上了数据库的server process。
5. 这时候网络连接已经建立,listener进程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
#---------------
几种连接用到的命令形式
1.sqlplus / as sysdba 这是典型的操作系统认证,不需要listener进程
2.sqlplus sys/oracle 这种连接方式只能连接本机数据库,同样不需要listener进程
3.sqlplus sys/oracle@orcl 这种方式需要listener进程处于可用状态。最普遍的通过网络连接。
以上连接方式使用sys用户或者其他通过密码文件验证的用户都不需要数据库处于可用状态,操作系统认证也不需要数据库可用,普通用户因为是数据库认证,所以数据库必需处于open状态。
init.ora中的Remote_Login_Passwordfile对身份验证的影响
三个可选值:
NONE:默认值,指示Oracle系统不使用密码文件,通过操作系统进行身份验证的特权用户拥有SYSORA和SYSOPER权限
EXCLUSIVE:
1.表示只有一个数据库实例可以使用密码文件
2.允许将SYSORA和SYSOPER权限赋值给SYS以外的其它用户
SHARED:
1.表示可以有多个数据库实例可以使用密码文件
2.不允许将SYSORA和SYSOPER权限赋值给SYS以外的其它用户
所以,如果要以操作系统身份登录,Remote_Login_Passwordfile应该设置为NONE
当登录用户不是ORA_DBA组和ORA_OPER组成员时,登录数据库需要在Oracle中创建当前操作系统用户相同的用户名,如果当前用户是域用 户,则名称为:domainname\yourname,如果是本地计算机用户,则名称为:computername\yourname
创建方法:
create "domainname\yourname" identified externally;
操作系统,修改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RACLE\HOME0下面添加AUTH_PREFIX_DOMAIN,值设为FALSE,在创建Oracle用户时可以忽略 掉域名
这种方式下,init.ora中有一个参数将影响数据库如何匹配一个windows用户和Oracle用户os_authent_prefix = ""
缺省为空,Oracle8i以前,无该参数,而使用OPS$作为用户名前缀.(Oracle用户名最大长度限制为30个字符)
关于域名(主机名)解析 
/etc/hosts (UNIX)
或者windows\hosts(WIN98) winnt\system32\drivers\etc\hosts (WIN2000)
客户端需要写入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和主机名的对应关系。
127.0.0.1 localhost
192.168.0.35 oracledb oracledb
192.168.0.45 tomcat tomcat
202.84.10.193 bj_db bj_db 
有些时候我们配置好第一步后,tnsping 数据库服务器别名显示是成功的,
但是sqlplus username/password@servicename不通,jdbc thin link 也不通的时候, 
一定不要忘了在客户端做这一步,原因可能是DNS服务器里没有设置这个服务器IP地址和主机名的对应关系。
如果同时有私有IP和Internet上公有IP,私有IP写在前面,公有IP写在后面。
编辑前最好留一个备份,增加一行时也最好用复制粘贴,避免编辑hosts时空格或者tab字符错误。
UNIX下ORACLE多数据库的环境,OS客户端需要配置下面两个环境变量
ORACLE_SID=appdb;export ORACLE_SID
TWO_TASK=appdb;export TWO_TASK 
来指定默认的目标数据库 
#-------------
平时排错可能会用到的
1.lsnrctl status查看服务器端listener进程的状态
LSNRCTL>; help
The following operations are available
An asterisk (*) denotes a modifier or extended command:
start stop status
services version reload
save_config trace change_password
quit exit set*
show*
LSNRCTL>; status
:em11:
2.tnsping 查看客户端sqlnet.ora和tnsname.ora文件的配置正确与否,及对应的服务器的listener进程的状态。
C:\>tnsping orcl
TNS Ping Utility for 32-bit Windows: Version 10.1.0.2.0 - Production on 16-8月 -
2005 09:36:08
Copyright (c) 1997, 2003, Oracle. All rights reserved.
Used parameter files:
E:\oracle\product\10.1.0\Db_2\network\admin\sqlnet.ora

Used TNSNAMES adapter to resolve the alias
Attempting to contact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
(HOST = 127.0.0.1)(PORT = 1521))) (CONNECT_DATA = (SERVER = DEDICATED) (SERVICE_
NAME = orcl)))
OK (20 msec)
3.
SQL>;show sga 查看instance是否已经启动
SQL>; select open_mode from v$database; 查看数据库是打开还是mount状态。
OPEN_MODE
----------
READ WRITE
使用hostname访问数据库而不是tnsname的例子
使用tnsname访问数据库是默认的方式,但是也带来点问题,那就是客户端都是需要配置tnsnames.ora文件的。如果你的数据库服务器地址发生改变,就需要重新编辑客户端这个文件。通过hostname访问数据库就没有了这个麻烦。
需要修改
服务器端listener.ora
#监听器的配置文件listener.ora
#使用host naming则不再需要tnsname.ora文件做本地解析
# listener.ora Network Configuration File: d:\oracle\product\10.1.0\db_1\NETWORK\ADMIN\listener.ora
# Generated by Oracle configuration tools.
SID_LIST_LISTENER =
(SID_LIST =
(SID_DESC =
# (SID_NAME = PLSExtProc)
(SID_NAME = orcl)
(GLOBAL_DBNAME = boway)
(ORACLE_HOME = d:\oracle\product\10.1.0\db_1)
# (PROGRAM = extproc)
)
)
LISTENER =
(DESCRIPTION_LIST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IPC)(KEY = EXTPROC))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boway)(PORT = 1521))
)
)
客户端sqlnet.ora 如果确认不会使用TNSNAME访问的话,可以去掉TNSNAMES
# sqlnet.ora Network Configuration File: d:\oracle\product\10.1.0\db_1\NETWORK\ADMIN\sqlnet.ora
# Generated by Oracle configuration tools.
SQLNET.AUTHENTICATION_SERVICES= (NTS)
NAMES.DIRECTORY_PATH= (HOSTNAME)
Tnsnames.ora文件不需要配置,删除也无所谓。
下面就是网络和操作系统的配置问题了,怎么样能够解析我的主机名的问题了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连接
sqlplus sys/oracle@boway
这样的话,会连接boway这台服务器,并且listener来确定你所要连接的service_name
常见故障解决办法:
TNS-12154 (ORA-12154):TNS:could not resolve service name
该错误表示用于连接的网络服务名在tnsnames.ora文件中不存在,如上面的tnsnames.ora中的网络服务名只有test,假如用户在连接时用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1则就会给出TNS-12154错误。
要注意的是,有时即使在tnsnames.ora文件中有相应的网络服务名,可是用该网络服务名连接时还会出错,出现这种情况的典型配置如下(在客户端的机器上):
sqlnet.ora文件:
NAMES.DIRECTORY_PATH = (TNSNAMES, ….)
NAMES.DEFAULT_DOMAIN = server.com
tnsnames.ora文件:
test =
(DESCRIPTION=
(ADDRESS_LIST=(ADDRESS=(PROTOCOL=TCP)(HOST=testserver)(PORT=1521))
)
(CONNECT_DATA=(SERVICE_NAME=orcl.testserver.com)
)
)
sql*plus运行基本机理:
在用户输入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后,sqlplus程序会自动到sqlnet.ora文件中找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假 如该参数存在,则将该参数中的值取出,加到网络服务名的后面,即此例中你的输入由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自动变为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server.com ,然后再到tnsnames.ora文件中找test.server.com网络服务名,这当然找不到了,因为该文件中只有test网络服务名,所以报错。解决的办法就是将sqlnet.ora文件中的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注释掉即可,如#NAMES.DEFAULT_DOMAIN = server.com。假如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不存在,则sqlplus程序会直接到tnsnames.ora文件中找 test网络服务名,然后取出其中的host,port,tcp,service_name,利用这些信息将连接请求发送到正确的数据库服务器上。
另外原则上tnsnames.ora中的配置不区分大小写,但是我的确遇到区分大小写的情况,所以最好将使用的网络服务与tnsnames.ora中配置的完全一样。
ORA-12514: TNS:listener could not resolve SERVICE_NAME given in connect Descriptor.
该错误表示能在tnsnames.ora中找到网络服务名,但是在tnsnames.ora中指定的SERVICE_NAME与服务器端的 SERVICE_NAME不一致。解决的办法是修改tnsnames.ora中的SERVICE_NAME。
易混淆术语介绍:
Db_name:对一个数据库(Oracle database)的唯一标识,该数据库为Oracle database。这种表示对于单个数据库是足够的,但是随着由多个数据库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普及,这种命令数据库的方法给数据库的管理造成一定的负担,因为各个数据库的名字可能一样,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引入了Db_domain参数,这样在数据库的标识是由Db_name和 Db_domain两个参数共同决定的,避免了因为数据库重名而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这类似于互连网上的机器名的管理。我们将Db_name和 Db_domain两个参数用’.’连接起来,表示一个数据库,并将该数据库的名称称为Global_name,即它扩展了Db_name。 Db_name参数只能由字母、数字、’_’、’#’、’$’组成,而且最多8个字符。
Db_domain:定义一个数据库所在的域,该域的命名同互联网的’域’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数据库管理员为了更好的管理分布式数据库而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当然为了管理方便,可以将其等于互联网的域。
Global_name:对一个数据库(Oracle database)的唯一标识,oracle建议用此种方法命令数据库。该值是在创建数据库是决定的,缺省值为Db_name. Db_domain。在以后对参数文件中Db_name与Db_domain参数的任何修改不影响Global_name的值,如果要修改Global_name,只能用ALTER DATABASE RENAME GLOBAL_NAME TO <db_name.db_domain>命令进行修改,然后修改相应参数。
Service_name:该参数是oracle8i新引进的。在8i以前,我们用SID来表示标识数据库的一个实例,但是在Oracle的并行环境中, 一个数据库对应多个实例,这样就需要多个网络服务名,设置繁琐。为了方便并行环境中的设置,引进了Service_name参数,该参数对应一个数据库, 而不是一个实例,而且该参数有许多其它的好处。该参数的缺省值为Db_name. Db_domain,即等于Global_name。一个数据库可以对应多个Service_name,以便实现更灵活的配置。该参数与SID没有直接关 系,即不必Service name 必须与SID一样。
Net service name:网络服务名,又可以称为数据库别名(database alias)。是客户端程序访问数据库时所需要,屏蔽了客户端如何连接到服务器端的细节,实现了数据库的位置透明的特性。
如何利用配置的网络服务名连接到数据库:
用sqlplus程序通过test网络服务名进行测试,如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如果不能连接到数据库,则在tnsname.ora文件中的test网络服务名(net service)后面加上Oracle数据库的DB_Domain参数值,通过用sqlplus> show parameter db_domain命令察看。此处db_domain参数值为testserver.com,将其加到网络服务名后面,修改后的tnsname.ora中关于该网络服务名的内容为:
应该改为:
如何利用配置的网络服务名连接到数据库:
用sqlplus程序通过test网络服务名进行测试,如sqlplus system/manager@test。如果不能连接到数据库,则在tnsname.ora文件中的test网络服务名(net service)后面加上sqlnet.ora文件中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的值,此处我的参数值为 testserver.com,将其加到网络服务名后面,修改后的tnsname.ora中关于该网络服务名的内容为:
什么情况下会引起oracle自动设置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
出现这种情况的典型环境为windows的客户端的‘我得电脑à属性à计算机名à更改à其它…à此计算机的主DNS后缀’中设置了‘primary dns suffix’,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客户端时,会在sqlnet.ora文件中自动设置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或许当把计算机加入域中安装oracle客户端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条件的话大家可以试一下。
我在设置oracle的客户端时一般手工修改tnsnames.ora文件,但是还有许多人喜欢用图形工具配置,该图形工具最终还是修改tnsnames.ora文件,但是它有时会引起其它的问题:
在用oracle的图形配置软件''net assistant''或‘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配置网络服务名时,假如已经设置了‘primary dns suffix’,但是在图形配置软件中写的网络服务名的名字中没有‘primary dns suffix’,如只是写了test,则图形配置软件会自动在后面加上‘primary dns suffix’,使之变为test.testserver.com,并存在tnsnames.ora中,而不管你的sqlnet.ora文件中是否有 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此时,用图形工具进行测试连接是通过的,但是假如此时sqlnet.ora文件中没有 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则你在使用网络服务名时应该使用在tnsnames.ora中的 test.testserver.com,而不是你在图形配置软件中键入的test。解决的办法为:
<1>可以在sqlnet.ora文件中设置NAMES.DEFAULT_DOMAIN= testserver.com,这时你可以用test或test.testserver.com连接数据库
<2>在sqlnet.ora文件中不设置NAMES.DEFAULT_DOMAIN参数,在tnsnames.ora文件中将test.testserver.com中的.testserver.com去掉,这时你可以用test连接数据库

前端开发bootstrap

制作12V直流电源

主要材料:

伟良音响DIY
产品名称:全铝小功放 48.00+7.00
外形尺寸:114宽50高210深
内部尺寸:108宽42高199深
注意;此机箱后板4个喇叭柱默认孔径是11MM
前面板只开小孔,大孔和配件可以不要。
后面板的6个孔开成4个,位置中间上下各2个就可以,孔径8mm。

参考STUDER900 稳压电源板 成品板 套件 39.00+6.00
PCB尺寸:99X72MM
12V 2A

老虎鱼
30W 双15V环牛 全新原装NORATEL箭猪环形变压器 128.00+6.00
尺寸:65mm直径×27mm高
重量:0.48kg
初级输入电压:0V--115V * 2 50/60Hz
次级输出电压:0V--15V * 2 1A

组装成电源:
1、LED长脚是正极,对应LED标识的箭头出发端。LED有一个是限流作用,必须装
2、功率管安装按照标识,有双线边的是功率管的散热端
3、二极管上的有标识环的一端对应PCB上的双线边
4、电解电容上有负极标识,对应PCB上的画阴影负端;大电容的腿铆钉打阴影印记的是负极
5、只有15034需要散热,接在机箱上。

调试:只需要调以下两点
1、可变电阻10K是微调,需要旋多圈才有变化
2、电压调整3.3K,15K,33K,分别对应L、M、H。输入交流15V,短接H时输出22V;短接H、M输出12V,短接L时输出5V

效果:
1、使用环境:数字功放,解码ES9018,源为卫星机顶盒、iptv机顶盒。原来使用中发现卫星用COAX接到解码,时间一长产生交流声;iptv机顶盒通过光纤接到解码器,使用中偶尔出现断音。
2、改用上述电源给卫星机顶盒和iptv机顶盒供电,明显的改变是卫星机顶盒播放人声时背景非常宁静,播放音乐台感觉层次丰富些,iptv机顶盒尚未发现断音现象。还需要长时间的使用印证。
3、缺点:发热量较大,把功率管直接贴在铝壳上,输出1A的电流,功率管附近的温度比环境高10度左右。

Panasonic 空调遥控器编码

Panasonic 的空调遥控器红外编码

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起始标识+64bits信息+结束位+9800us组成;第二部分由起始标识+128bits信息+结束位组成。
起始标识:
结束位:
1:
0:

第一部分的信息为两组32bits,都是固定值:0x40040720(32bits)+0x00000060(32bits)
第二部分的128bits分为4组32bits:
第一组32bits为固定值:0x40040720(32bits);
第二组32bits:0x00X3X4X5X601(32bits);
Xi为4bits
X3:0-开机状态,8-关机状态,4-定时模式1(关),6定时模式2(开/关)
X4:工作模式。0-自动,2-制暖,C-制冷,4-抽湿
X5X6:温度
第三组32bits:0xX1X200X5X6X7X8;
X1:风向。自动-F,平到竖5级(8,4,C,2,A)
X2:风量。自动-5,从5级到1级(E,6,A,2,C)
X5X6X7:开的时间
非定时:X5X6X7X8=0060
第四组32bits:0xX1X2X3X4X5X6X7X8
非定时X1=6; 定时模式3-X8+4-X1X2:关的时间。
X2X3:风量风向非自动0x00,超静0x04(风向风量FC),超强0x80(风向风量F5),定时情况下移至X3X4,

温度编码:8bits
16C-0x04,17C-0x44,18C-0x24,19C-0x64,20C-0x14,21C-0x54,22C-0x34,23C-0x74,
24C-0x0C,25C-0x4C,26C-0x2C,27C-0x6C,28C-0x1C,29C-0x5C,30C-0x3C
时间(小时)编码:12Bits
1小时-0x3C0,2小时-0x1E0,3小时-0x2D0,4小时-0x0F0,5小时-0x348,
6小时-0x168,7小时-0x258,8小时-0x078,9小时-0x384,10小时-0x1A4,
11小时-0x294,12小时-0x0B4,13小时-0x30C,14小时-0x12C,15小时-0x21C,
16小时-0x03C,17小时-0x3FC,18小时-0x1C2,19小时-0x2E2,20小时-0x0D2,
21小时-0x372,22小时-0x14A,23小时-0x26A,24小时-0x05A

拆sony vgn-tx27方法

1、卸下背面有螺丝标志的螺丝。中间一颗螺丝是固定键盘的。

2、拆键盘,撬开键盘上方,可以从左到右,共4个卡。以键盘下边为轴掀起键盘,拔下连接线(先掀开扣子)。拿下键盘。拧下中间的螺丝。

3、拔下触摸板下的连接电缆,还要拔下按键连接电缆(在wifi模块左上角),把屏幕翻开到最大,就可以把上盖板整个撬下。

硬盘是1.8吋50P的IDE接口。

用foobar2000将分轨音乐文件合成一个文件,并生成cue文件的方法

用foobar2000可以将分散的文件合成一个文件,并生成播放列表。对各个文件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否则会选了multitrack但仍然生成不了合轨文件,还有最好生成的cue文件里包含相关的performer和track name等。步骤如下:
1、对各个分轨文件做基本的处理。比较关键,下面重点说明。
2、选中要合轨的歌曲。右键选convert下的...,打开对话窗口。选择需要的Output format,可以是wav,也可以是flac等格式;选择Destination,重点是要选Output type: generate multi-track image files;选择Other中的when finished,copy other files,里面要填*.cue。这样就可以转了。

各个分轨文件要对properties进行检查,合入同一个文件要求Album Title和Album Artist要一致,这是关键。另外最好对Artist NameTrack TitleTrack NumberTotal Tracks等赋值,这样cue里面就会自动填入,以后播放的时候也会显示相应的信息。

可以用foobar2000的Auto Fill Value功能,比如根据文件名填写Artists等,将提高效率。

音乐光盘的制作方法

用Exact Audio Copy软件的WRI功能,可以生成音乐CD。
wav格式可以直接写入。
Nero软件 试验了Nero Burn ROM 2014,就是不成功,CD老是被自动退出,还说明是使用者中断,不知何故。

澳大利亚留学

1、澳币 100元 = 人民币 555 元
2、生活费:
每周费用:租房120,交通费11.6,吃饭20。四周共 630元,
每四周:手机费30。
一年52个周,共8580元。
刚到澳洲需要住homestay,住宿费是另外的价钱;搬出来自己住,需要购置其他做饭的物品。所以第一年至少一万元

关于家庭数字存储中心的方案及试验(以ORICO 3529NAS 服务器为例)

随着信息化向家庭的普及,家庭数字化信息的存储便显得越来越重要。一般家庭存放的数字化文件有照片、音乐、视频和其他重要文档。照片主要来自数码相机、手机,也可以是将老照片数字化产生的文件,大小从原来的几百K到现在几兆、十几兆,这些照片记录了生活中瞬间片刻,定格了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主要有各种乐曲和歌曲,也许来源于网络下载,也许也来源于购买的CD碟转化为各种数字文件,这些美妙的数字音乐可以以无损格式存在,播放效果与CD、DVD等播放器难分伯仲;视频可能来源于是家庭数码录像机拍下的精彩生活片断,也可能是在网络上下载的经典电影。这些数字化文件的容量越来越大,内容有随时播放与人分享的冲动,长期安全保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这些照片、音乐、视频和其他重要文件我们一般是保存在家庭电脑中,重要的也可能再做CD/DVD介质备份。存在的缺陷是一般只能在一台电脑上播放,而且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风险,CD/DVD介质有失效的风险,硬盘一旦损坏,数据就难以恢复。专业一点的,有些已经将这些数字化信息同步到云空间,虽然很方便,但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依赖于网络速率,同时现在很多都是免费的,如果运营商停止提供服务,那将是一场灾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进入家庭消费的加速,三屏互动技术使得各种内容不但可以在电脑上展现,还能通过电视播放满足家庭共享,通过手机屏幕满足随时随地的个性化需要,信息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越来越便利的条件,这便利的基础就是家庭数据共享。现在,一般家庭内部已经建立了网络环境;同时作为数据中心的NAS技术日趋成熟,价格进一步下降,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支持NAS数据存储技术,而且数据的安全性可以通过RAID得到保障。因此建立家庭数据共享中心将使家庭信息发挥更好的作用,满足家庭数字化媒体安全、共享的要求。

关于家庭网络的要求

家庭数字化中对网络速率要求最高的是播放高清视频。目前蓝光高清的播放是民用高清节目的最高上限,蓝光Blueray-Disc双面的容量是50GB,以存放1部90分钟的电影计算,最高码流是9.48MB/s,转换为网络速率约75Mb/s。因此家庭网络带宽100M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使用要求。家庭网络一般由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构成,有线网络选择100M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如果希望通过无线网络播放高清视频,考虑到无线网络的效率问题,要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应该选用802.11n(理论基础速率72.2Mbit/s)甚至802.11ac(3倍于802.11n)的无线设备才能满足要求。

NAS服务器可以承担多媒体共享和家庭文件的备份功能,家庭信息化数据的环境一般有:
1、文件共享或作为文件服务器:windows 系统(或其他如MAC)
2、播放器播放各种媒体文件:如高清视频、播放音乐、浏览照片。

Orico 的3529NAS价格便宜,作为入门比较适合。在安全性方面也有RAID功能,但考虑到只有两个硬盘槽位,将其配置为Normal以赢得容量,由于家庭数据更新的频率较低,重要文件安全性则通过拷贝备份确保数据安全(可以用两个NAS服务器,不定时同步,也可以简单用一块硬盘替换更新)

由于Orico 的3529NAS说明书太简单,通过多方尝试,将设置方法总结如下:

1、需要的模式为Normal,其他模式用处不大
2、接入NAS有两种办法:USB接口或RJ45以太网口,两者只能有一种起作用,通过开机时选定,不能改变,要改变只能关机重启。两个接口都插入则USB优先。USB可以用随机送的USB3.0线,速度很快,接近150MB/s,要先开PC,接好线,再开NAS,一般就可以发现。有时因为NAS开机同步,如果没有发现硬盘,关闭NAS后重来一次。
3、硬盘的初始化只能通过USB接口完成,将其作为PC的外置硬盘进行初始化。用计算机-管理中的磁盘管理对其做相应的初始化,一般选NTFS格式。完成后要关机,重开会发现里面已经自动生成了几个目录。
4、关于文件结构:home、share。只有两类。
home是每个用户能存取的文件目录的集合,以用户名作为文件夹的名字。用户可以存取的文件分两类:share和私有文件,share文件是存放在share目录下的文件夹,在这里以share-xxx开头,这些只是映射,没有内容;私有的部分是自己能访问的,其他用户不能访问,要存放具体的内容。也就是说每个用户能访问的文件就是私有文件夹加上以share-开头的映射文件夹之和。
share文件夹用来存放共享文件的内容,下面有默认建立的musicphotovideo三个文件夹,另外在管理界面下有共享文件管理,用来建立或删除其他文件夹。
4、用浏览器对其进行各种设置,只能通过网络操作。
用户的共享文件权限可以在管理界面下修改,可以增删共享文件夹下各文件夹的权限
每个用户的私有文件可以直接用USB用PC写入对应的自己的文件夹,也可以在管理界面中增加。
5、使用:
a、在windows下作为网络驱动器挂在系统中,使用与本地驱动器一致。文件夹写法为//192.168.1.11/用户名。也可以在网络位置右键加入。支持potplayer播放高清、foobar2000音乐播放。Wifi的质量要求较高,播高清音乐基本每首都卡,但通过有线则没有发生。

b、播放器:用开博尔的播放器K510i。选共享,可以用SMB。SMB的高清视频播放通过,mp3音乐也可以播放,但开博尔的技术支持说不支持无损音乐的网络播放。

c、ipad:下载软件,可以播放。

6、备份:Photo、music和原创视频全部双备份,一份在1T硬盘,一份在服务器2T。有些重要视频也双备份(歌手MV、其他,在05T上)。其他只放在2T服务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