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IC 卡充值必须要圈存? / 所谓常识

公交卡、饭卡、ETC,为什么大多数这种卡都不能直接网上充值呢?习惯了刷卡和二维码支付的你可能不是很理解。

(1) IC 卡的余额存在哪?

要充值,就要把钱加到余额上。这个余额存在哪里呢?

你或许已经知道了,银行卡的余额是以银行系统里的余额为准的。毕竟银行存钱有利息、能转账、还能网上快捷支付,这个数肯定是以网上的为准啦,不大可能存在卡上,然后像存折一样“补登”。

而很多 IC 卡系统的设计是,卡上的芯片里有一个余额,网上系统里有一个余额。而余额以卡里的为准。

带了 QuickPass “电子钱包”余额的银行卡,实际上有两个账户、两个余额,就是上面两种方式的结合了。

我们说回普通 IC 卡。在你刷卡消费的时候,刷卡机在和卡片互相确认之后,刷卡机会首先把卡芯片上的余额扣减,然后把卡的余额存在刷卡机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刷卡机再把这些记录同步到网上的系统里,这时候网上系统的余额才会跟卡里的同步

在大概十年前,这个数据同步的频率可能是 2 天一次,靠人工插线同步。而现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大部分刷卡机同步的频率一般已经进步到了几分钟到几小时一次,全自动。

(2) 为什么不把余额存在网上?

说完原理,这种 IC 卡要实现“实时圈存”,方法也不是很多了。其中一种,就是消费的时候直接扣网上的余额。那为什么不把余额存在网上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历史遗留”。IC 卡支付系统大概十多年前就有了,当时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的网络都不发达。很多地方的刷卡机并不能方便地接入网络,自然就需要一个不需要网络就能扣钱的方法。

还有一个你可能不怎么留意的原因:速度。想一想,你用惯了的付款码支付,收银员扫了你的码之后,交易时间通常要 1 - 5 秒不等。网络即便再发达,线上交易的速度依然存在瓶颈。

很多时候,你急匆匆地拿着 IC 卡刷过去的时候,都还会因为卡停留时间太短而“刷不上”。要真把这个时间翻上几倍,才是技术的退步吧。

(3) 不圈存其实也行,为什么不呢?

还有一种“实时”圈存的办法:刷卡的时候自动把余额加上去不就好了嘛。

每次刷卡机跟系统同步数据的时候,不仅会同步交易记录,还会同步“黑名单”,也就是挂失了的卡的列表。只要在这个流程里加上同步圈存记录的功能,似乎就好了嘛。

当然了,这样做的系统还是很少的。我们看一个更厉害的解决方案:香港八达通(公交卡)的自动充值功能。

八达通自动充值开通流程
八达通自动充值开通流程

申请自动充值功能的时候,你要先绑定一张银行卡,然后选择自动充值多少钱(一般只能选 250 或者 500 港币)。然后在八达通的余额变成了 0 或者负数(八达通可以透支)的时候,刷卡机在刷卡的时候会帮你自动充值(每天限一次),然后再去你的银行卡里扣钱。

有了这样的功能,你根本就可以忘记充值这件事情了,只要月末还信用卡就好了,比圈存什么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不过这种功能似乎并没有在大陆哪里出现过。

注意啦,这个功能首先是离线的,不需要联网确认就会自动充值,如果卡丢了的话,挂失之后也会有几个小时的同步黑名单的延迟,这段时间的金钱损失可能会因为自动充值功能而变多。然后呢,刷卡机和卡片都需要做升级,增加相应的功能。而且,毕竟读写卡也是要时间的,多一个充值环节,刷卡时间就会多个几毫秒,实际上也会增加刷卡失败的机率。这可能是这个功能实行起来的困难所在吧。

(4) 一点小提示

如果刷 IC 卡的时候发现“刷不上”或者“刷不开”,第一个反应可不是“这机器坏了,换个机子刷”哦。很多时候这种情况是,刷卡机读到卡了,但是写了一半就失败了。这种时候,刷卡机会把没有写完的数据临时存在本机上,换了其他的机子可就不认了。

所以,要先花上几秒钟,确认你手里只拿着一张卡片,不要隔着钱包之类的厚东西,贴在原来那台机子的刷卡区,停留时间久一点,听到提示音再拿开卡片。如果还不行,再换机子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