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的周六,我和几个小伙伴去参观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似乎那个称呼有点不大好,你们应该不会在意的)。我遇到了一件惦记在心的事情。
通向三楼的楼梯口没有门,路中间立着“游客止步”的 A 型牌,然而我们还是越了过去。还没走上几步台阶,三楼是什么样都还没看到,二楼展厅里出来两个人(看起来是热心参观者)。一个年纪比较大的指着牌子说,“这块牌子上写了什么”。我们只好下来,差点没话说,某位童鞋机智了一句“抱歉没注意到”。另一个年轻的把牌子挪了挪,两人就走了。
看起来我们那么地像是破坏公德的行为。但是,我有话说。为什么我会“带头”去三楼看看呢?
1. 三楼是什么内容?
根据陈列馆的官方微信,陈列馆三楼“作为潮文化的展示、演示厅,展出潮乐乐器,并不定期开展文化沙龙活动”。参观之前我查了一下,注意到了这点。
作为一个好奇的人,我自然想把整个陈列馆都看完咯。可是来到陈列馆,看到那块牌子,额,为什么不开放呢?
可能是我 too young too simple 了吧。回头去看那句话,我把重点放在“展出潮乐乐器”上,但显然他们把重点放在“展示”上。也就是说,三楼只在有活动的时候才会开放。平时不开。
2. 我为什么越过了游客止步?
我其实是个挺守规矩的人。但是这次怂恿我越过去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这里是中国(大陆),这里是小地方。很多时候标识是失修、“骗人”的,越过去是正常的。听起来很没素质,但至少我知道,越过去后果肯定不严重。
然后,看了之前的资料,三楼或许有乐器,有东西怎么不去看看呢?
还有,我看到那个“游客止步”之后进到二楼,我瞄到似乎有三四个人成功上到了三楼。
最后,人多 = =,壮胆效果显著。对不起你们了 TAT。
但不管怎么说,从道德上讲,我越线了。
3. 讲讲结果
对于截停我们的人,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错,只是主动了一些而已,估计他们也没我想这么多。如果每个人都能这么自觉地告诉别人什么是错的,就好了。
所以我们没有成功上到三楼。那三楼究竟有什么呢?
据当天作为游客,也上去三楼看了一眼的我爸说,三楼是“工作人员吃饭的地方”,“没什么好看的”。
某个星期三,我又来到了这个陈列馆。通往三楼的楼梯口的那块“游客止步”倚靠在墙边,毫无生气。我再一次无视那块牌子上了楼梯,楼梯间三楼很漂亮,但是……有个古色古香的双开门,关着的。我就下来了。
的确,门比牌子表达禁止的分量强多了。
4. 给点建议
对于陈列馆来说,他们才不会像我一样想这么多呢。你这渣渣大学生怎么那么自以为是哪里都想进呢。可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做。
首先,官方挂在网上的介绍文字要修改,明确“三楼有活动时才开放”的意思。然后,二楼楼梯间那里放一个可伸缩的隔离带栏杆(刚淘宝了一下才知道叫这名字),禁止意味更明显。还有,通向三楼的地方弄一个通知栏之类的,说清楚三楼什么时候有活动,没活动的话也写清楚。这样的话也让想来参观的人找到时间再来嘛,大家都是诚心的。
5. 一点思考
不让进的地方为什么还想进?或许这就叫冒险精神吧。冒险,也意味着要破规矩,所以即便是被好心人拦停,就不要奇怪咯。
但是我真的挺惊讶的,居然还真有人愿意来主动拦停我们。
突然发现,那天我们几个人是穿着某校的社会实践专用衣服的……好像给学校抹黑了,真糟糕。所以道理是,穿上“制服”之后一定要有爱护招牌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