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一次的“抓壮丁”
每年这个时候,某些省的男准大学生间就会开始流传类似下面这样的通知(各省有各种版本,有的说 8 月 5 日前办完):
看起来很吓人是吗?而且中学和大学也什么都没通知啊。这时候多数人就会赶着这个时间,去把这个登记做了。
当然也会有很多不知真假的人要先问个清楚。这时候大学的迎新群里就会无端多出很多工作量出来。
以至于有的学校明明可以视而不见,但无奈得只得出一份非官方声明。
实际上,按照我个人的经验,这类文件出不了省。省内考生报考省内高校,还可以卡一卡你。可到了省外的高校,人家才不会听别省的奇奇怪怪的文件呢。
(2) 兵役法:我可已经讲清楚了
发出这类征兵通知的,往往是本省的武装部,听起来就像是个离我们生活很远,也不会利用正规新媒体的存在。我们也只能用现在不怎么提了的“依法治国”思想,来考究考究。
兵役法相关条文太长,我就总结一下,看图。
首先看“兵役登记”的流程,如下:
如果你真的入伍了,在部队里的打怪流程是这样的:
所以,按照兵役法的规定,对于一个 18 岁地方应征青年来说,他必须完成兵役登记,然后做下面的选择:
兵役法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如果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另外,“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又不改正的,在两年内不得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不知道这个征集,是国家分配你不执行,还是根本不去登记的意思。
(3) 学生的“特权”,以及制度的现实
其实法律讲清楚,大家都可以理解这是一项义务了。不过,似乎有关部门也很难“强制履行兵役义务”,似乎也只能用升学来卡一卡了。否则现在谁去管你的规定啊。
但是,拿法律条文写通知真的很难吗?否则怎么看怎么不可信啊。当然喽这是我国特色。
当然你也可以看到,(全日制)学生有缓征的权利。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知道高中、大学有军训,这有什么用呢。
首先,在大学的军训之后,“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也就是说,等级可以从士兵升级为军官。
然后,对于我们这些身 (yan) 体 (jing) 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存在,都得在民兵组织呆着,服预备役。在民兵组织里,还有一些分类。
- 基干民兵
- 28 岁以下经军事训练者为骨干民兵
- 18 - 22 岁期间完成 30 - 40 天的军事训练
- 复习训练按中央军委规定实施
- 普通民兵
- 18 - 35 周岁
- 军事训练按中央军委规定实施
- 预备役军官
- “被选定的人”和干部
- 服役期间参加 3 - 6 个月的军事训练
根据上面的分类,大学生们大多在毕业后,会变成基干民兵啦。
突然发现身边竟有一套如此庞大、严谨而又无形的组织体系,想想也是惭愧了。
最后想吐个槽,好好一个征兵网,为什么要跟学信网是一家公司办的。这家公司的一大特征是,各种个人信息他都要,用户体验也不怎么样。前段时间出现过关于这个公司网站被“脱库”的事情,只能说,呵呵。如果我国,哦不是大陆,个人信息保护一直是这个状况,迟早要被敌对势力搞亡。高层如果能把这件事提到敌对势力的高度,也算是终于利国利民一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