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式看汕头轨道交通规划

上周,汕头有关部门公布了这座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的初稿,听起来还是让人小激动的。毕竟,前几年规划还在传说阶段的时候,网友最狠毒的评价就是“汕头也就只能规划规划吧”。

想必你没有仔细研究这个规划的主体内容——路线走向。原谅我这篇来得有点晚,但是我们来换个角度看看这份规划。

1. 哪种轨道交通?什么时候建好?

按照南方日报的新闻稿,汕头将建设“跨座式单轨”。这种轨道交通长下面这个样子。

来自 www.cici.citic.com

上图是重庆,是中国最早建设这种“跨座式单轨”的城市。虽然它速度不快,但爬坡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便宜。新闻里说 1 公里 2 亿元觉得贵?建在地下的话要 4 亿呢。

这里我避免说“轻轨”,是因为这个词在中国经常被误用,有点争议。实际上按照国家标准,汕头这种,叫轨道交通、单轨、轻轨都行(人们会常用轻轨,虽然个人觉得不能接受),最好别叫“地铁”。

还有,公布的规划说的年份是开始建设年份,也就是说至少 2020 年才会开始动工。按照一直以来汕头当局的风格,我只无奈地希望爷爷奶奶们都能看到开通的那一天。

公布的规划分了三个阶段,2050 年的远景计划实在太美好,估计有很多变数,而且新增的线路不是很重要。所以我们看 2030 年的规划就好了。

2. 2030 规划长什么样?

就是上图这样,这是本站根据规划图绘制的。这种样式的地图通常在轨道交通正式运营的时候使用,特点是:怎么好看怎么画,只体现线路大致走向,不体现准确站距、轨道偏转等细枝末节。

(本文所有线路图是根据公示文件绘制的。)

可以看到,规划里的走线不是很规矩,不过三条线路很漂亮地在中心城区靠东的位置打了个三角结。线路主要覆盖中心城区和澄海、潮阳。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地区看。

3. 中心城区:金砂路的主线

的确,中心城区的横向主干道中,也只有金砂路最宽,其他道路横穿老市区的部分都很窄。高架建设的确是金砂最方便,于是这就是图中红色的 1 号线。

1 号线这部分的平均站距是 1 公里左右。中西区的站都挺好,但东区的站名真是忍不了,以后一定要把“南”字去掉。

想必,以后公交车线路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增加连接 1 号线和南北两侧的线路。目前金砂路上运行的公交车也挺多了。

1 号线西边,经过汽车总站之后,会穿过西港、牛田洋(都有设站,站距居然没有明显拉长),最终在玉井这个临时终点站设车辆段。西边目前人口不多,按目前规划来看,感觉那里会有大项目。唉。

远期规划会通到汕大,听起来不错。以及汽车总站在规划中是大站,看规划的意思,感觉汕头奇葩的两个汽车站问题最终会以新站变老站、老站变新站结束……

再看到 2030 规划的蓝色 2 号线,在城区内走的是金环路、汕汾路等,主要是用来跨过城区的,感觉它的设计没怎么想服务城区(也建不起来吧)。不过聿怀有福了。

4. 中心城区周边:意思一下

2020 年规划中还有 3 号线(这个叫什么颜色来着……红紫?颜色都是按规划图里的配色调的),一部分沿着目前不算繁华的泰山路走线,感觉主要是用来在腾辉塔站接驳澄海的客流。远期规划会在城区北部设站,让轨道交通成环。但愿这能提高那片地区的“品味”。

目前 2030 规划中,城区的几个交通接驳点分别是:汽车总站、岐山客运站、汕头站(未来动车组会延伸到此,汕头就不需要专门到潮汕站的线路了)。至于机场,感觉只能通过专线公交车来解决了。

在苏维埃隧道开通后,时代广场和南滨路是两岸最近的过海点。而在开通前,按目前的站位,我们只能通过在珠港新城东站坐 8/49 路公交过海,或在金樟站步行到中旅坐 36 路公交等然后到广场轮渡过海。实在是不方便,希望以后公交能有所配套。

5. 3 号线:汕头大花展

标题开个玩笑。3 号线可以看出规划的雄心,很奇怪的线路形状想在满足政府口中的发展和服务交通间做出平衡。

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澄海新城、澄海高新区……唉你们够了没有。

不过这条线路还能满足去南澳的需求,到柴井之后,161 路公交配套一下就行了。柴井在远景规划中还是换乘站。莱芜围这个站虽然直观上离南澳大桥近,但感觉只是在配合房地产开发。

6. 濠江、潮阳、澄海

图包含了远景规划

这两个地区我不熟,没法做什么评论。

潮阳部分,2 号线要跨过礐石山,然后经过濠江和潮阳。远景规划中,西丽园会连接市域线路,覆盖潮阳潮南(那两条太难摆位置了,会把图撑破,我们几十年后再来考虑怎么优雅地填图吧)。

澄海部分主要是沿着国道修的,远期规划有市域线路覆盖整个澄海,是整个澄海。

不过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下图左边是 2030 规划,右边是远景 2050 规划,同一个站名字居然不一样。

7. 一点感想

做这个图的时候,我把所有的站在地图上的距离都估算了一遍,也发现做图还真是需要美术感和一点规范感的。

做的时候也发现规划图中很多莫名其妙的地名错误。比如浮龙站,这个很明显。很多站点的地名和那个地方真正在的位置有很大的偏移(偏了一站),比如四合、柴井、金叶(咦怎么都在 3 号线上)。当然了,比如北京的地铁规划是不会公布站点名的(只公布编号和位置),因为站点名称是运营的时候才考虑的,可以再改。

上周传得很广的一版看着有点地铁意思的规划简明图中,不知道为什么金环站被强行改成了万象城站(以至于我一直在想那是什么地方)。嗯请勿阴谋论。

还有,规划图里的线路颜色,我看了好像都是常用的标准色版颜色。线路颜色这种,和站名、VI 设计等等一样,应该在运营之前(而不是规划的时候)仔细挑选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