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看之前的“介绍”,先看看吧。
我也要翻译,我该怎么做?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政治没忘。
首先要知道维基百科中文版的网址,这是正版长网址:http://zh.wikipedia.org/
太长了,这几个单词要背到什么时候……那来个短网址,访问之后会跳转的。
Tip: 如果访问之后一版繁体字,不着急,页面上方有个语言转换的选项,点到大陆简体就没事了。当然,待会儿登录之后语言选项就会自动记忆了。
接下来注册个帐号,十分简单,右上角点“登录/创建帐户”,点击后找“创建帐户”,一路下去就行了。
Tip: 当然也可以不用注册帐号就干活,不过注册一下又何妨?登录之后会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的 = =
接着去哪里找翻译的活干呢?点这里:分类:正在翻译的条目。
里面有好多页面,挑一个打开,里面中英夹杂,可以开始了。
当然还有别人压根没翻译过的,在这里:维基百科:翻译请求。en: 开头的才是英文条目,打开之后一版英文。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 en.wikipedia.org 开头的页面翻译,提交到 zh.wikipedia.org。
当然这样操作比较复杂,@phy 建议只在“正在翻译的条目”里面确实没什么感兴趣的内容的时候,才去翻这里的。不多介绍,如需帮助找 @phy 吧。
@phy 建议翻译“正在翻译的条目”可以这么干:页面左边的“工具箱”里面有“可打印版”,点击之后,这版本就可以拿去打印了。
如果嫌浪费纸,可以把这个打印版本全部复制下来,贴到 Word 去,把字体调到 10 左右(英文字体打小一点没关系的),然后删掉前面和后面的固定措辞。如果有图,删掉,解释也不要了。一页的超链接是搞不掉的,算了,放着吧。接着打印。
然后就可以拿着纸,四处走走,或者坐在桌前,慢慢看吧。可以拿一笔在上面做中文笔记,尤其是那些查出来的词,写个意思。(@phy 词汇量不够,请无视)
如果没有条件打印,请跳过上面一段,直接在电脑上翻译吧。
差不多了,接着重新打开要翻译的页面,点击上面的“编辑”按钮,开始码字。
在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维基语法,这个是维基百科专用的格式。先说几个必须了解的。
条目里面的分点标题用等于号包起来,不用写序号。条目标题本身不用再写一次。
分点论述前一般都有一段介绍,介绍中如果第一次提到条目的标题,请把这个词用四个'包起来,这样会变成粗体。
如果碰到 * - {{内容}} 等符号,不要改动,这些是维基语法。当然您可以试着改一下,然后点浏览(测试的内容不要保存,预览一下就好,再改回去)。
如果碰到[[内容]],这些是链接,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翻译里面的内容。
每一段换行要多换一空行。
来示范一下,这是输入的内容(via 维基百科):
'''自然数''',可以是指'''正整数'''([[1]], [[2]], [[3]], [[4]]...),亦可以是[[非负整数]]([[0]], 1, 2, 3, 4...)。 ==历史与0的定性(第一级标题)== 内容。 内容。 ===第二级标题=== 内容。 ==推广== 内容。
效果(我博客样式不好看 = =)是这样:
自然数,可以是指正整数(1, 2, 3, 4...),亦可以是非负整数(0, 1, 2, 3, 4...)。
历史与0的定性(第一级标题)
内容。
内容。
第二级标题
内容。
推广
内容。
最后提醒,没有自动保存,如果需要,自己用 Word、记事本软件什么的备份。当然您也可以写一段提交一次,不过有可能别人就会来帮忙了。
说了这么多,似乎有点难。不过维基百科讲究互助,有什么改动自己没把握,就尽管改吧,反正可以恢复,别人也会帮忙改好的。
试试看吧。最后说一下翻译速度,@phy 至今只翻译完两三篇。不着急,翻译本身就是个有点耗时的事情,两三天一篇纯属正常,也可以间歇式翻译,随便啦。
我们不求速度,求的是质量和效果。
我的维基百科帐号是 Phy25。每个帐号都有用户页(登录后右上角找吧)和讨论页(别人找你问问题,你接着回答),欢迎找我问问题。如果您觉得认真得累了,那就歇会吧;如果您喜欢这货,慢慢看吧,有什么规矩慢慢了解。
哈!路过,我在维基的账户是SyaNHs,看到这篇文章很高兴呐!
哈!路过,我在维基的账户是IamBot,我是一个维基机器人,看到这篇文章很高兴呐!
话说Bot桑你不是我操作的么, 啥时候产生自主意识了...http://zh.wikipedia.org/wiki/User:Iambot
= = 我还以为是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呢……看了看用户页面也没提到什么。
参考:iambot@wikimedia.org / 218.199.85.64
抱歉,我家的家政机器人出来逛街了,抱歉打搅了……
@SyaNHs 没关系,其实欢迎宣传维基的文章也是应该的嘛。
哔哔哔,机器人回家了@SyaNHs
哈!路过,我在维基的账户是Zuohaocheng,看到这篇文章很高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