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实名认证体系推行得看似已经非常成熟,很多地方只要输入身份证号,就能实时在线核验身份、实时预警,统一得让人敬畏。然而,居民身份证与“户口”的强关联性,意味着这套系统对一些人还是很不友好的。
比如,一些只带着中国护照的海外侨胞会被一些只看身份证的地方当成外宾。国家移民管理局最近推出了护照在线核验,似乎在尝试改善这一局面,但能改善多少,还真的很难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在境内办理事务可以凭护照证明其身份。据了解,一些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由于没有内地户口和居民身份证,回国后办理相关事务存在不少不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华侨个人经上述途径所获得的查询结果电子文件已经国家移民管理局电子签名,与同类纸质文件具有相同效力,华侨可将电子文件向有关办事服务机构出示或提供。
而还有一群中国绿卡持有者,因为永久居留与公民的区别,他们拿到的形似“居民”身份证的卡片上并不是 18 位“公民”号码,有很多不需要区分这两个概念的系统并不认识他们。
中国绿卡的号码是总共15位,其中前三位是代表绿卡持有人现国籍缩写字母,比如加拿大是CAN,越南是VNM,后12位是数字,中间包括持证人的生日数字……作为文化经理人,笔者认为产生以上一系列中国绿卡尴尬或涉嫌“歧视”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其实不在政策、行政上,而居然是在这一个小小的技术环节!就是中国绿卡独有的字母加数字的15位代码识别系统!现在看来公安部设计的初衷,可能只考虑了管理的便捷,却忽视了绿卡使用中的便捷性、实用性,以及与中国社会各行业、各系统的兼容性。
而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作为一个由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对“身份”这个事情应该还是很讲究的。我们不妨看一看。
公民身份:出生证或者其他证明 Birth Certificate
在美国,什么时候需要证明公民身份呢?我想了想应该只有这几个例子:
- 申请护照或者政府福利
- 参军
- 参加选举
如知乎网友 Lee Sam 所说,“大街上随便拉一个美国人要他自证是公民,他通常是证不出来的(出生证一般都放箱子底下了,护照的话没出过国一般没有)”。提到了护照和出生证,那么办理护照需要什么证明呢?来看美国国务院是怎么说的:
- Fully-valid, undamaged U.S. passport (may be expired)
- U.S. birth certificate that meets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 Issued by the city, county, or state of birth
- Lists your full name, date of birth, and place of birth
- Lists your parent(s)' full names
- Has the date filed with registrar's office (must be within one year of birth)
- Has the registrar's signature
- Has the seal of the issuing authority
- Consular Report of Birth Abroad or Certification of Birth
- Certificate of Naturalization
- Certificate of Citizenship
略过第一条换证的要求,后面几条要求分别是各州出生证、使领馆海外出生证,最后两条的归化、公民证属于不是一出生就自动成为公民的情况,是联邦有关部门给出的证明。
各州出生证这个有些意思。我查了查才知道,各州都有一个叫重要记录办公室(Vital Records Office)的政府部门管理这些文件,所以看似上面要求很详细,但想必他们回头找各州的数据库查证也不是不行。而想要补办出生证,通常只需要证明“我是我”的身份证明就可以了。如何证明,我们后面再看。
说到出生证,我突然想到自由人这个概念。有些人会认为国籍是与政府的契约,自己有不服从政府和法律的权利,就成了 freeman on the land。而这一纸出生证,产生了法律意义上的“人”,某种意义上是自己与法律达成契约的起始点。不过在美国,FBI 认为这类自由人属于“主权公民极端分子和家庭恐怖分子”。
税收身份:社保号 Social Security Number
通常居民都会纳税,那么税收身份意味着什么呢?我想到的几个事情大概有:
- 工作获得收入
- 交税
- 金融(银行开户)
这几件事,也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不要小看“交税”这件事情,美国政府的一个逻辑就是,你交税、我才能提供服务。美国联邦收的税的其中一种,就是社会保障税,为养老、残疾、医疗等兜底。发养老金,自然需要一人一号管理档案,所以就有了社保号,这也慢慢成为了美国政府识别居民的一个号码,最常用的就是报税用来识别个人。
听起来,有收入的人才需要社保号,那这何以成为美国人手一个的号码的呢?实际上所有的美国公民都可以申请社保号,而为了避免退税的时候大家多报不存在的孩子、从而少交税,1986 年税制改革法案要求,想拿孩子退自己的税,必须列出孩子的社保号。于是,社保号就变成了孩子出生后半强制办理的项目。
而非美国公民在报税时,除非有工作或有特殊需要的情况,通常只能申请一个 ITIN 号码。是个“居民”就有社保号的偏见,在美国其实还是有一些的,但大家通常还是会考虑到没有社保号这种情况的(比如系统里存上 10 个 9 什么的)。
在政府之外,跟报税最接近的一个行业就是金融了,于是美国的银行们都会使用社保号来快速匹配个人。美国的信用记录很大程度也是使用社保号来匹配个人的——于是很多需要信用的服务就需要社保号了。
一个在中国生活的人会比较难理解的是,社保号这么重要的与社会打交道的 ID 号码,虽然印在一张卡上,但这张卡却只是一张硬纸板,上面甚至建议你压箱底保存、不要随身携带。而通常只有在找到新工作或者办证的时候,才需要出示卡片,更多时候只要给号码就行了。
查了查才发现,这个设计还真不是一直如此——社保局甚至在 90 年代应国会要求研究过把这张卡片做成 IC 卡、变成一张真正的身份证。结果在 2004 年,Intelligence Reform and Terrorism Prevention Act 要求不能把 SSN 印在驾照上,随身携带的可能性就几乎为 0 了。
因此,现在的社保号,通常会被认为是证明“我是我”的一种“密码”,这个号码泄露了,等同于密码泄露。社保局提供了这种情况下更换社保号的渠道,但覆水难收,可想而知。
在一些更需要证明拥有社保号的你是你的场景下,信用机构还提供了一种在线验证服务,会根据信用记录的细节给出一些选择题,用户限时回答。这也算是一种有趣的证明我是我的方式了,不过对于没有信用记录的少数人来说还是很痛苦。
居民证明:住址证明 Proof of Residency
美国有“户籍”的概念吗?
- 一方面,州政府也对有收入的人收税,想在政府办某一些业务,需要自证没有欠税,有那么一点户籍的感觉。
- 另一方面,州政府通常会收消费税、契税等等,住在这片地总会间接交税,自然也会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务。而享受某一些公共服务,就需要证明自己住在这里了,也就是住址证明。
目前各州办身份证,通常需要 2 个住址证明,而在公立图书馆之类的地方,1 个住址证明通常就足够了。
各州对住址证明的定义,通常大同小异。在哥伦比亚特区的身份证办理要求页面上,就列了一长串。我大致缩写一下,有水费电费燃气费账单、电视电话手机账单、租约契约地产税单房产保单、学生汽车个人贷款账单、银行账单、医疗账单、政府来信、学校证明、监狱介绍信。当然这些证明上都要有姓名和住址,还必须是最近几个月的。
这一串,基本上覆盖了人在当地生活的方方面面,住在一个地方正常都会有,跟你是不是“公民”还真没关系。实在不行,有当地居民担保也可以。不过你也会发现,没有家流浪四海的人可真的没辙了,这跟咱们户籍还真不大一样,可不需要你真住在登记地址。
这里特别想提的是,住址证明这一切的产生,非常依赖于一套可靠的地址和邮政系统,各种账单也是美国资本主义老思路的集大成。首先当地政府负责规定一个标准的地址(才能收地税),美国邮政 USPS 负责维护地址数据库,全国的各个商家再调用 USPS 的服务来自动校验地址,最后一些你忘记打开无纸化账单的服务、或者必须寄给你的东西(比如下面提到的身份证明)再通过 USPS 寄到地址的信箱里,最终证明你住在这,就成了某种“户籍”。想一想,国内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一致的“居住证”水准呢?
身份证明:护照驾照身份证
前面说的这些,似乎都跟“证明我是我”没什么关系。想真正证明我是我,机场、银行、宾馆、乃至证明自己成年可以买酒,就需要“身份证”了。通常,他们会接受的有护照、驾照、身份证。
护照自然是联邦发的,不过天天带着护照上街听着也挺吓人的。美国作为一个汽车王国,很多人都有驾照,把驾照做身份证听起来还是挺不错的。美国的驾照是各州自己管理发行的,不过当然会全国联网。不想考车的朋友,则可以办理没有驾照功能的身份证。
如果是第一次办证,到州政府的车辆管理局分布全州的办证大厅,除了带着自己的住址证明来证明“户口”,还需要带着证明自己美国身份的文件,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护照出生证、或者自己的入境文件,然后现场拍照。像带有入境期限的情况,最后拿到的证件到期日自然不会长。办理完之后,驾照或身份证就会被寄到住址——再一次证明你住在那里。至于续期,只要地址没有变动,通常管理局可以自动把新证件寄到家。
这一份驾照,证明“我是我”主要靠照片和名字。而有时候需要看年龄,卡上自然会有生日。卡上还会有一个州内的证件号,以及证明你住在本地的住址。卡上只有一个条码,通常不会带 IC 芯片。
这么说下来,听起来驾照还是非常身份证的,可以证明的事情的确是很多。但仔细想想,这更像是一个居住证,而且在现实生活里,被要这一个“证件号”的情况实在太少(毕竟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证)。
身份证明的多因素
我们前面分了四节,公民身份的 Citizenship、税收身份的 SSN、居民身份的 Residency、身份证明的 Identity。听起来那么的相似,但仔细剥离开又那么的不同。光是身份,还有照片名字(Photo ID 的 Identity)、年龄生日(Liquor ID 的 Age)两个层级。仔细想想,在国内这一些个概念是不是都是混在一起的呢。
我们在中国,并不需要担心证明最基本的自己要有这么多证这么多号,或许还有户口本要压箱底、公民身份证号成为了唯一主键,甚至手机带证随行的时代也快要到了。听起来大集中大统一,跟美国匹配生日加姓名、都能有一堆重复记录相比似乎好多了。
但我们也在见证着身份证号码哪里都要、哪里都有,精准关联又挥之不去,身份就像生物特征做密码一样,一旦用上,就再也不能撤改。有人公然拿着身份卖钱,而有人不知不觉就被开了公司。
虽然大势如此,但有时我会想:证明我是我有更好的方法吗?证明我是我需要那么多信息吗?每一个实名都需要如此精确又不可抵赖吗?
题图是我在美国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大街上“想”查证件的牌子(可以猜猜在哪里),实际上也并没有查。